首页 常识

《刑法》逐条解读——第270条【侵占罪】

更新时间:2024-07-26 15:00:37  浏览:100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3修正)

第二百七十条【侵占罪】 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本条罪,告诉的才处理。

【条文主旨】

本条是关于侵占罪及其处罚的规定。

【立法背景】

1997年修订刑法的情况。公有制经济曾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起草1979年刑法时,考虑到司法实践中的实际情况,规定了国家工作人员或受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从事公务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占公共财物的,按贪污罪论处。而对其他侵占公私财物的行为未作规定,一般可以不作犯罪论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无论是数量还是种类都大幅度增加,随之而来的是侵占公民个人或者非公有制单位财物的案件愈来愈多,有的行为人将自己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据为己有,有的行为人拾得他人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其中有的数额十分巨大,社会危害性也相当严重,如果不对其进行处理,则不利于保护公私财产所有权,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为了维护公民、法人之间正常的财产关系,保护合法的财产所有权,1997年修订刑法时,在总结以往立法与司法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规定了侵占罪。根据本条规定,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或者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均可构成本罪;同时规定了“不告不理”原则。

【条文解读】

第一款是关于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的犯罪的规定。构成本罪必须符合三个条件:1行为人因代为保管他人财物而将他人财物合法占有。这里所说的“保管”,主要是指基于委托合同关系,或者是根据事实上的管理,以及因习惯或信任关系而拥有对他人财物的持有、管理的权利。这种保管必须是合法的,如果不是合法的保管,而是使用盗窃、抢夺、诈骗、敲诈勒索等手段占有他人财物,则构成别的犯罪。行为人合法占有他人的财物,是构成本罪的前提条件。2行为人主观上以非法占为己有为目的。如果行为人不是意图非法占为己有,而是由于对合同或者事实认识上的错误等而将其保管的他人财物占为己有,不能构成本罪。3行为人实施了将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拒不退还的行为,且非法占有的财物数额达到较大以上。构成本罪必须同时具备以上三个条件。

第二款是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的犯罪的规定。构成本罪也必须符合三个条件:1行为人主观上必须是故意,且以非法占为己有为目的。2行为人实施了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且拒不交出的行为。这里所说的“遗忘物”,是指由于财产的所有人、占有人的疏忽,遗忘在某处的物品。在实践中,遗忘物和遗失物是有区别的,遗忘物一般是指被害人明确知道自己遗忘在某处的物品,而遗失物则是失主丢失的物品,对于拾得遗失物未交还失主的不得按本罪处理。“埋藏物”,是指所有权不明的埋藏于地下的财物、物品。遗忘物的所有权属于遗忘该财物的公民个人或者单位。埋藏物的所有权,依法属于国家所有。3行为人所侵占的埋藏物或者他人的遗忘物必须达到数额较大,否则不能构成犯罪。至于具体数额多少才是“数额较大”,由司法机关根据案件具体情况确定。

根据本条第一款、第二款规定,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以及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第三款规定,构成本罪,必须经过告诉才能处理。考虑到在这种犯罪行为中,有些行为人往往是基于一时的贪欲,临时产生犯意;代为保管他人财物,当事人之间往往是邻居、同事,甚至是朋友关系;拾得他人遗忘物、埋藏物,与故意占有他人财物性质也大不相同,如果事后能够协商解决,没有必要定罪处罚。因此,本条对侵占罪的构成条件予以严格的限制,并规定犯侵占罪属于告诉才处理。如果当事人本身没有告诉,不予以处理,即不告不理。

根据这一规定,本罪属自诉案件。如果被害人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就不会对行为人追究刑事责任。在被害人向人民法院起诉后,根据刑事诉讼法二百一十二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自诉案件,可以进行调解。自诉人在判决宣告前,也可以同被告人自行和解或者撤回自诉。根据这一规定,只要在判决宣告前,被告人与自诉人达成了调解协议或者和解协议,将占有的财物返还给自诉人,则可结束诉讼程序,不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对于自诉案件,通过调解结案,或者双方当事人和解,既有利于减少当事人的讼累,提高诉讼效率,节约诉讼资源,又能防止矛盾激化,解决实际问题。但不论调解或和解,都应遵循双方当事人自愿原则,不得强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