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常随利书法家 :笔耕不辍守初心 翰墨飘香话传承

更新时间:2024-07-23 12:30:44  浏览:100

书法被认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它不仅兼具画作的意境、诗歌的情感、音乐的旋律和舞蹈的韵味,也体现着中华传统文化的道德内涵,蕴藏了为人处世的哲学,正所谓“笔下藏峰、字如其人”。

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虚怀若谷、德艺双馨的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著名书法家常随利用自己毕生的书法实践和溯本求源的精神,让周围人认识书法,学习书法,爱好书法,做“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文艺工作者”,让更多的人通过书法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让书法真正走入寻常百姓家。

挥毫泼墨写春秋 翰墨飘香话传承

1962年出生于西安灞桥区常家湾的常随利,为人谦和、淡泊名利,精神矍铄、笑容可掬,自幼受家庭熏陶,酷爱书法,他把书法当做一生的精神寄托,用艺术延展了生命的宽度。近日走近这位德艺双馨的书法家,聆听他讲述书法艺术,分享他的“书法情结”。

常随利自幼学书,每当看到帮村民义写春联的书法家,他羡慕不已,下定决心把书法写好。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与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西安市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程永丰先生相识,作为陕西书坛代表之一,程永丰先生的深厚学养、德高望重,为人谦和深深地影响着他。

在程永丰先生书法理论及亲传下,常随利书法造诣有了质的提高,凭借自己的不懈努力,他逐步掌握了各种书体,并练就了一手好字。多年来,他闻鸡起舞,临池不辍,用书法抒写自己的灿烂人生。

“我一生最大的爱好就是书法。”而“修身养性,传承经典”是常随利多年习字的收获和心得。说起自己的书写历程,常随利感慨地说,说实在的,刚练的时候,那时经济困难,但内心无法割舍对书法的一腔热爱,买不起纸,我就用废报纸一张报纸反反复复练。

不忘初心传国粹 德艺双馨铸精品

作为长安画派书法家,常随利的书法以楷书、行书、篆书、隶书见长,布局严谨,行云流水,笔力劲健,功力深厚,线条刚柔相济,墨色浓淡相宜,博采众长,雅俗共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将书法的风骨神韵表现得淋漓尽致深受国内外书法爱好收藏者的青睐。

因为热爱,所以坚持,“书法不仅是我们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最基本的载体,还包含生命美学方面的内容,让我们静心、修心,养心。”说起书法艺术的魅力,他滔滔不绝。

他多年如一日默默耕耘,临池不辍,物质至简,精神丰盈,将毕生的精力和心血奉献于传统书法艺术的传承和创新,真正做到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统一,诠释了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向大众奉献一场精彩纷呈、活色生香的文化盛宴,

如今,书法成了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有空闲时间,常随利就投入到自己的理想王国,废寝忘食,有时心血来潮,走在路上看到一些漂亮的书法,他一站就是很长时间,手指还随着笔墨在空中比划。

最是书香能致远 寄情翰墨传薪火

多年来,常随利的作品多次参加全国书画大展并屡获奖项,2008年10月,他获世界名人书展杰出艺术家称号,2009年,成为中央电视台书画频道特邀书法家,2009年,世界华人精品书展获奖作者,2011年9月,“信得杯”全国书画大赛获奖作者。2012年6月,喜迎党的十八大百名部长、百名将军、百名艺术家书画展获奖作者。

在常随利看来,一幅好的书法作品要刚柔相济,形神兼备,浓淡相宜、收放自如,虚实结合,身临其境,不仅给人带来视觉冲击力,给人一种线条美,轮廓美,也给人一种气势磅礴的韵律美、灵动美,诗情画意之美。

说起家人一路走来的大力支持,常随利感动地说,感谢一路走来媳妇对我的大力支持,没有她的支持就没有我的今天。同时,感谢陕西省书画艺术协会主席杨平安为书画家搭建筑梦平台,让我们一起争做中华文明的传承者和社会正能量的传播者。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我要发挥自己的余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创作出更多百姓喜闻乐见的精品艺术佳作,用手中的毛笔将我们中国文化传播出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