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2-12 08:46:36 浏览:100
①
损失厌恶心理
有一个游戏,参与就有50%的概率赢10000元,也有50%的概率输10000元。根据调研,绝大多数人不会对这个游戏感兴趣。甚至50%的概率赢15000元,50%的概率输10000元,也没有几个人参加。
为什么从概率上讲能赚钱的事,大部分都不愿做呢?因为人们在面对相同数量的损失和收益时,损失会让人更加难以接受。研究表明,相同数量的负面效用在心理层面上的作用是正面效用的两倍。也就是说,你丢了100元,需要捡到200元,才能抵消丢100元的痛苦。
②
损失厌恶会被利用
商家经常利用人们损失厌恶心理进行营销。他们的手法多种多样,让人们不知不觉地陷入消费陷阱。
比如,网上商家的限时秒杀就是利用一个倒计时的秒表,用来暗示顾客,你浏览的商品超级优惠,但低价是有时限的。损失厌恶心理会让你不愿意错过这个低价,即便这个东西你并不是那么需要。顾客非但不会意识到是商家的陷阱,反而会有一种买到就是赚到的心理。
商家还有一种手法是饥饿营销。商家会明示数量有限,如果你不赶紧买入,就会错过。小米手机刚开始采取的就是这种饥饿营销的方式,通过告知顾客产量有限,激发米粉抢购的心理。苹果手机也同样如此,果粉在新品上市的时候,晚上不睡觉排队购买也是同样的心理。
商家此类营销的手法还有很多,满减包邮,限时涨价等等。这些手法都是利用人性的弱点,害怕吃亏,因此拼命凑单买了一些没有用的东西,同时也会因为即将涨价而入手一些不那么需要的东西。
③
损失厌恶可以增强行动力
损失厌恶心理容易会被人利用。例如,商家的花式营销利用它让我们过度消费。还有在股市上也是如此,损失厌恶心理让人们追涨杀跌,看到涨得好的股票就想跟风买入,结果没多久股票暴跌,就忍受不住损失割肉离场。
损失厌恶是人的天性,我们无法改变,但我们可以主动利用这种心理对自己进行有效的激励,促使我们成长。
比如,如果你想要学琴,你就要先买一架昂贵的钢琴。就算你连五线谱都不清楚也要先买钢琴,因为这样你就没有退路了。每天少弹一次,你都觉得对不起买的钢琴钱。这样你练琴的时间就会大大增加了。这其实也是在健身房买私教课的逻辑,你已经花了几万元,少上一节课你就感觉亏了,这个就大大激发了你健身的行动力。
有人说自己有拖延症,无法早起。有一个办法,你买个闹钟放在客厅,把闹钟的声音设置到最大,大到足以把全家人都能吵醒。如果你想6点起床,那么你就把客厅的闹钟设置到6点,然后把自己床头的手机闹钟设置到5点55分。如果你在手机闹钟响起时没有起床,那么5分钟后客厅的闹钟就会把全家人吵醒。为了避免被家人骂,你自然会有足够的动力去起床关掉那个即将响彻全家的闹钟了。这就是增加自己损失的成本,来激发自己的行动力。
④
损失厌恶的正反两面
损失厌恶心理是人的一种天性,无法被消除,没有好坏之分。
如果不能识破损失厌恶原理,那么我们的认知就容易出现偏差,从而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对我们产生不利的影响。然而只要合理并善加利用这项心中底层的机制,我们也能使损失厌恶心理成为对抗懒惰、向上攀登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