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一片冰心在玉壶的全诗解析(诗家天子、七绝的圣手:王昌龄“一片冰心在玉壶”)

更新时间:2024-10-28 09:00:35  浏览:100

盛唐诗人辈出,王昌龄却能赢得“诗家天子”的称号。尤其是他的七言绝句写得好,号称“七绝的圣手”,也就李白的七绝可以与之比肩。他现存的诗中,有近一半都是七绝。明朝人杨慎赞他的七绝“无一篇不佳。”

今天就赏析他的一首送别题材的七绝名篇——《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此诗是天宝初年(约741)诗人被贬江宁县丞时所作。

芙蓉楼,故址在镇江市西北角,登临可以俯瞰长江,远眺楚地,在唐代常是文人墨客饯别之所。

辛渐是王昌龄的好友,从远道来探望他,之后要北归洛阳。王昌龄感激友人的一片深情厚谊,由江宁一直送行到此,话别时作《芙蓉楼送辛渐二首》赠行,这首是其中的第一首。

这首诗是分两层意思来写的:一、二句写送别情景,暗示心迹;三、 四句直抒胸臆,告慰亲友。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诗人从昨夜寒雨入吴写起,起笔先以一幅凄迷的烟雨锁江图,渲染出离别的黯淡气氛。夜雨对床,多少知心话要倾诉,二人雨夜长谈,更见情真意厚。亦是点明时间和地点,照应题目。

第二句紧承首句,写出了时间的发展过程,从昨夜推移到天明,写次日清晨送别时凄清孤寂的场景。天明时分,辛渐登舟将行,诗人目送帆影远去,举目茫然,眼中只剩下孤峙的山峰,“楚山孤”是诗人移情之笔,“孤”正是诗人自己孤寂惆怅心境的写照。这句的笔法,李白在《送孟浩然之广陵》中也用过“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一、二句的送别之景,暗蕴着诗人峭傲凄清的思想感情,三、四句自然过渡到诗人将别的叮咛之辞:“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贬谪江宁丞前曾任过汜水县尉,汜水就在洛阳附近,所以洛阳有他不少朋友,像岑参、李颀等,当年他离开时这些朋友均有诗赠别,因此,诗人无时不在想念洛阳亲友,可这里却以虚拟之笔,反主为客,以“洛阳亲友如相问”写洛阳的朋友对自己的惦记,从而反衬诗人对洛阳亲友相思之深。这种笔法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亦用过“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但显然王昌龄这一句更见高妙。

因为诗人不仅表达对老友的思念之情,而且还借此句直抒胸臆,表明自己高尚的操守,以告慰亲友。

用玉壶、冰来比喻高尚的节操传统,早在魏晋陆机《汉高祖功臣颂》中就有“心若怀冰”之句。后世的鲍照《白头吟》也有“清如玉壶冰”之句。开元宰相姚崇在《冰壶诫》序中更以:“故内怀冰清,外涵玉润,此君子冰壶之德也”作为做官的座右铭。

而这句中,诗人凝炼地把“冰”“心”、“玉壶”三个意象统一在七字之句中,铸成这一千古名句“一片冰心在玉壶”。品性高洁,蔑视旁议的形象,使全诗顿时闪耀出动人的光彩。

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也借送别表达“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孤高。相比之下,王昌龄这一句更含蓄蕴藉,情韵深长。

借送别表明心迹,使送别题材的诗歌别开生面。而这一句也千古流传,激励着后世千秋的仁人志士。

相关推荐